找到相关内容53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玄奘法师略传——一生重要行事--著述--所传主要学说

    」两家的诤论,着了「会宗论  」一书,得到戒贤和诸大德的赞许。他又应戒日王的请求,  折伏正量部论师般若毯多「破大乘论」的异说,着了「制恶  见论」。由此他辞别   3页   了戒...当时印度的诤论,但未译成汉文。在「慈恩传」卷四里,  仅仅说了这么几句﹕「以为圣人立教各随一意,不相违妨,  惑者不能会通谓为乖反,此乃失在传人,岂关于法。」又说  ﹕「中、百论旨唯破遍计所执,不言依...

    吕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5373560.html
  • 千年之前的逻辑学——因明

    千年之前的逻辑学——因明 目录:  释因明处   1节 标列七种   2节 论体性     1项 言论     2项 尚论     3项 诤论     4项 毁谤论     5项 顺正论  ... 云何论体性。谓有六种。一言论。二尚论。三诤论。四毁谤论。五顺正论。六教导论 言论者。谓一切言说。言音。言词。是名言论。 尚论者。谓诸世间随所应闻。所有言论 诤论者。谓或依诸欲所起。若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00738641.html
  • 如何“见法涅槃”

    ,叫一切法,叫诸法。若打散宇宙人生全体为极微细分子,一沙叫法,一念也叫法。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一切有为法无为法都叫做法。  法就是诤论的处所,也就是烦恼的处所,只要有一念,那怕只亿分之一的亿分之一的亿分之一秒存在过,即有烦恼,如构成质子中子的小粒子“顶夸克”,只存在于兆分之一的兆分之一秒,令科学家诤论而烦恼万端。若毫无存在的假设,只要有人提出,...

    释从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1166188.html
  • 部派时代的佛陀观

    佛所说的“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而来,在道理上讲,不应有所诤论,可是事实不然。在未说明不同意见之前,先将了义不了义的定义解释一下。依言教说,一句话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没有一点...而佛为众说法,这是历史事实,谁也不能否认。不过在学派间,还形成诤论的,就是如来说法,为一切言说皆是说法呢?抑合众生转迷开悟的言教才是说法?以学派自己的话说,为“诸如来语皆转法轮&rdquo...

    演培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0165945.html
  • 量理宝藏论(一)

    有境极成过  辰二:境极成过  丑三:现量之境成立未定性  寅一:实事成立未定之合理性  寅二:断除彼现量未决定性之不应理  卯一:断除与圣言量相违  卯二:断现量未定性与量相违  辰一:引述诤论  ...:断除与量相违  卯三:断除与共称(许)相违  卯四:断除与圣言量相违  辛三:断除遮除之诤论  壬一:若无总则立名非有之断诤  壬二:若是遣余,则应成相互依止之断诤  癸一:类同之破斥  癸二:实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25538217.html
  • 佛教史地考论(五)

    声闻乘的经律中,叙到佛教僧团内部的纠纷,一致说开始于拘□弥。释尊在世的时候,已有过律师与三藏的大诤论,甚至不肯接受释尊的劝解。所以拘□弥成为是非争执的象徵;检读广律,即可明白。诤论,破坏了僧团的和谐合作,专在人我是非上打算,不能致力于佛法的自利利人,这确是佛法衰落的根原。法灭为了诤论诤论即必然会落在拘□弥。至于持律(重实行)与多闻(重学问)者的争执,更是从来佛教普遍的现象。阿难与迦叶;上座部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3140518.html
  • 为大迦叶辩护—评印顺法师对大迦叶的批判

    和合的隐患,后来僧团的分裂和部派的林立便主要是因为对小小戒的不同看法而引起的。直到今天,我们还一直在诤论到底那些是阿难传佛遗命的小小戒。很多人还以此为依据,认为佛陀都不强加比丘守戒,为什么我们还要把自已局制于戒律的圈圈里呢?为自己的不喜守戒找到了借口。由此可见,虽然当时阿难是无心之过,但这一无心过失给大众的和合安住和僧团的长住久安带来了多大的后患呢? 根据《五分律》,当时的大众就曾因此而大加诤论...

    释智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351817.html
  • 江灿腾:晚明《物不迁论》的诤辩研究(1)

    出现在镇澄  著作中的一篇题为〈云栖律师〉的书面意见(注46) 。至于其它几篇,  出现在《云栖法汇》的(注47) ,因时间较后(注48) ,刘待后期的诤论  再谈。  祩宏的意见,是站在维护僧肇的立场...镇澄驳其「不知性空」,僧肇必定不能「心服」。又若知有日  后诤论,在〈物不迁论〉尾「聊增数语,结明此意」,即不会横生枝  节。(注51)  祩宏的意见,主要目的,是委婉说理以平息镇澄和肇僧双方的歧  ...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4173399.html
  • 佛教的时空观

    诤论,相对的与绝对的诤论,众多的与独一的诤论。如认识这些,就不致被杂说所迷惑了!  现姑不论他说空间是相对的或绝对的,众多的或独一的,内在的或外在的,只要他主张是实有,纵然在他一家言中,可以巧妙的说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4157506.html
  • 戒律的缘起与律藏的结集

    就是枝节性无关宏旨的戒条内容;”可舍“,当指”不必列为后世硬性遵守的“条文”之意。  问题是,哪些是“小小戒”?阿难当时并没有向佛陀问清楚,因而在结集会议上发生了诤论。最后阿难为了团体的和谐,承认了自己当时不问明白之过失,终止此诤论,乃由迦叶裁定:“若佛所不制,不应妄制;若已制,不得有违”。显然这与佛陀“随方毗尼”的思想相违,如《五分律》卷二十二:“佛言……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1659656.html